最近,和几个经销商朋友闲聊,惊闻广州最早一家自主品牌4S店正考虑关门歇业,在这个秋意渐浓的背景下,不觉有些惋惜。
这是一家曾经屹立在广州汽车市场超十年的自主品牌老店,几经广州汽车市场的风雨飘摇,在日渐萧瑟的大环境下,最终选择了离开。扼腕叹息之余,我向这家4S店的董事长打电话简单了解了下,他倒也心平气和,除众所周知的限购政策影响外,更多的原因并不在此,最近这几年,这家自主品牌整车厂大起大落,已注定了今日退出广州之下场。
这几个月来,在广州最热闹的赛马场汽车城内,陆续有七八家4S店撤离,这其中大多数都是自主品牌。一直以来,自主品牌们在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非常之大,尤其是在非常成熟的广州汽车市场上,它们从来都很难进入汽车的主流圈。
翻看近十年的广州上牌数据,你便发觉,在排名前十名的轿车中,鲜见自主品牌身影,在我印象中,也仅有当年创造销售神话的比亚迪F3,很短时间之内进入过销量排行榜的TOP10。之所以今日出现自主品牌们集体欲从广州撤离的迹象,是因为不少自主品牌近几年都在不断地调整,它们几乎年年都处于深度的焦虑中。
往深处想,在一个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汽车市场上,广州可谓自主品牌们一块相对标准的试验田。不管它们是被动撤离,还是主动撤退,都意味着一个趋势。未来,自主品牌如果不能突破技术等多方面的天花板,都将可能遭遇今日退出广州之境遇。
暂且我们不去探讨过多的政治因素,让我们先回到市场化的原点。如果要让自主品牌们能够在一个相对挑剔的成熟市场很好地生存下去,我们是否应在自身技术积累和品牌提升等方面苦下功夫?
今年8月的销量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们再次出现了滑铁卢。除自身原因外,包括外资品牌以及被业界诟病已久的标榜合资自主们的里外夹击,让自主品牌们陷入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此刻,在一些犹如广州的市场中,自主品牌已经被逼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罅隙口。我想,站在这个必须选择生存还是死亡的罅隙口上,那些真正热心于自主品牌的中国汽车人应该会泪流满面。
很难想象,秋风萧瑟天气凉,在或将越来越艰难的中国汽车市场上,未来的两到三年,中国的自主品牌们能否度过这个严冬?